廣東瑞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東莞市瑞康五金有限公司
東莞睿信機電科技有限公司
電話:0769-82980773
0769-82980772
傳真:0769-82980771
聯系人:彭先生
手機:13418340009
郵箱:davidpeng@dgrkwj.com
網址:www.scorecher.com
地址:東莞市橫瀝鎮田坑村興達路1號
裝備制造業除了資金和技術還缺啥 |
上周,佛山2015年首屆科技項目路演,首屆“金科產”融合對接會相繼召開,為佛山的產業、企業對接中科院等科院機構及成果,對接銀行、風投等各種金融機構拾建平臺。
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說:“五年之內,裝備制造業要達到萬億規模,這一發展目標,沒有金融科技的支撐是不可能實現的! 此語令大家將聚集點落在了“佛山萬億規模裝備業”的發展上。
裝備制造業缺“技”缺“金”,當然無法在原有堆頭上做強做大。事實上,裝備業再出發,不能或缺的應該是清晰的轉型路徑。正如一位風投機構負責人所言,“現在企業不差錢,而是不知道向何處去,資本如何投入才可以轉成新價值?”
經濟進入新常態,佛山多數裝備業企業經過十幾二十年的發展,在調整步伐時感到左右為難。我們或可從以下這則成功跨界的佛山企業故事中汲取經驗。
佛山民營企業南風股份,從初創期的手敲錘打造風扇,到十年前進軍核電風機領域,成為國內核電通風設備的龍頭企業,如今又與“工業級3D打印”發生交集。
發生在佛山的這一場產業跨界,是以企業為主導拉開的,這或許是它能獲得成功的關鍵所在。其投入1.68億元,耗時四年自主研發,將增材制造技術(廣義上的說法即3D打。⿷糜诤斯I設備領域。
近年來,國際社會對新工業革命討論比較多,多領域技術群體突破和交叉融合,增材制造、新材料、大數據等技術突破和廣泛應用,正推動制造業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。增材技術也是德國工業4.0戰略中涉及的技術之一。
從工業3D打印術的突破上講,涉及多個技術領域,新材料、增材制造技術與信息化技術、數控技術等多領域的交叉融合,是跨物理、化學、材料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。從十幾道工序的繁復的傳統鑄造,到一次成形且無限可修復的3D打印,盡顯數字化、柔性化、智能化的意味。
大型整體關鍵金屬構件制造技術和裝備能力不足是我國核電、火電、冶金等重大工業裝備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。南風股份在企業轉型戰略上,鎖定了“核工業設備”國產化的市場,并著重研究重型金屬鍛件制造上共性問題,明確共性技術突圍的意義。企業首先對自己要攻克的領域有了目標,基于這樣的出發點,企業有的放矢地通過各種渠道在全國尋找技術合作伙伴。
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華明是航空材料與結構研究部“首席科學家”,激光增材制造領域專家,創新實現3D打印飛機大型結構件。南風股份遇見王華明團隊之后,很快地明確在開發金屬3D打印技術上的合作,兩者合資成立南方增材公司,成立了“重型金屬構件電熔精密成型技術項目”,面向民用領域,王華明團隊持有31%股份。經過上百次實驗后,核心技術團隊在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。
高端裝備業是制造業中創新要素聚集、成果應用迅速、技術競爭激烈的領域。中國在高端裝備業的發展上,一方面,缺少工業共性技術的研究,企業較難對接或者不敢嘗試前沿的新技術;一方面,盡管科研機構持有關鍵技術的研發成果,但其在裝備產業化道路上,缺“金”缺“產業化路徑”,成果難以轉化成生產力。
在研發領域,企業必須與國家大型研究院或研究機構合作,這些機構卻往往會受到體制的限制。因而,就需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,創新適合人才引進的機制,引導創新資源聚集聚合,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,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成果的有序轉化。
在2014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,李克強總理提出鼓勵科研人員創辦企業,更大力度地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,推動我國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。企業作為創新主體,做的是資源整合的文章,更是合作模式創新的文章。南風股份聯手專業領域的科學家合資辦起企業,立下研發項目,由此,企業與研發團隊的利益達到高度一致,這非常有利于研究成果的產業化、市場化。
企業是經濟最具活力的細胞,企業對于轉型升級路徑的謀略,決定它能夠吸引什么樣的人才、什么樣的資源,因而,佛山打造萬億規模裝備業,企業需要擔綱主體,創新適應新時期的新驅動路徑。
上一篇:去年全球生鐵產量達到11.8億噸